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唐尚父汾阳郭忠武王碑记嘉祐六年五月 北宋 · 王彰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一、《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民国《华县县志稿》卷一七
王讳子仪谥曰忠武华州郑县人刺史、赠太保敬之子。
体貌修伟,天将其杰。
武举左卫长史,历诸军使
玄宗世,当贞观治定之报,国家无事。
开元末,天下益以安富,上佚下愉,危亡之端,有言无然,肆于不疑,乾蕴坤奥,舋罅日露。
十五年,安禄山反,河南北兵大起。
王自天德军使、朔方节度、右兵马使,诏改卫尉卿灵武守、朔方节度使,以本军东讨。
取靖边军,斩其将周万顷,蹙高秀岩河曲,克云中、马邑,开东陉。
御史大夫
明年蔡希德常山郡,执颜杲卿,贼守河北郡县。
帅师下井陉,拔常山,破贼于九门
赵郡,生擒贼四千,皆舍之,斩伪太守郭献璆。
军还,史思明以其徒踵我帅,王以骁骑五百更挑战。
至行唐,贼罢将遁,我师乘之,败之于沙河
贼濆,益军角逐,王坚壁,昼守夕袭,以有馀待其弊。
大蹂于嘉山,斩馘四万,生擒获甚众,思明徒跣奔博陵
河北十馀郡斩贼守以迎王师。
肃宗灵武,朝廷新立,王与李光弼全师赴行在,国威以振。
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天下倚其师以为根本。
阿史那,定河曲
明年,破潼关,走崔乾祐,入蒲津,夺陕郡永丰仓,潼、陕以平。
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诏帅师趣京师
与贼遇潏水之西,王师不利,合其众保武功,乞降军,为左仆射,从广平王帅蕃汉兵十五万进收长安
回纥叶护领四千骑助讨,王与修好。
大战于香积寺北。
回纥奇兵出其后,表里以攻,贼溃,斩首六万级。
其守张通儒奔陕郡,收京师
严庄及通儒保陕东抗,复以大军击之。
贼分兵绝归路,回纥进杀之,驰其后,发十馀矢其埃中,贼惊以败。
、通儒奔安庆绪,保相州,东都、三河郡邑皆平。
司徒封代国公食邑千户。
入朝,天子劳之曰:「虽吾家国,实卿再造」。
乾元初,北讨,破贼河上,擒伪将安守忠
中书令
诏以九节度之师讨安庆绪
杏园渡河,团卫州,贼悉众来援,选射者三千伏壁,诫曰:「吾小却,贼进则登噪齐发」。
将战,伪遁,贼乘及垒间。
鼓噪,矢注如雨。
因其骇,整众以覆之,获伪郑主安庆和,收卫州
又败贼于愁思冈。
明年思明复陷魏州,王师遇贼于邺南,大风冥晦,退保河阳
诏为东都、山南道副元帅
监军鱼朝恩忌功诬构,召还京师
王惟寇孽未殄息,忠义愤惋刑寝食,几不与贼俱生。
三复用,三止之。
相次,思明再陷河洛,李光弼兵败河中太原杀其帅,乃起为河中、北庭兼泽潞节度兴平定国副元师,封汾阳王,镇绛州
河中贼,诛其魁,太原亦诛害帅者,河东诸镇奉法。
程元振定策立代宗,朝廷功高者恶之,以是罢副元帅,加实封七百户
高晖导吐蕃京畿,诏为关内副元帅,镇咸阳
闻天子幸陕,遽还从驾。
王献忠叛,逼丰王已下投于贼,王扈送行在,有三千骑。
南山,得武关防兵及散卒。
寇陷都邑,立宗室承宏为帝,署置百官。
王以万卒为前锋,营韩公堆,用长孙全绪谋,遣王甫密入长安结豪侠,齐击鼓朱雀街,虏众骇去。
大军进,杀自署京兆尹王抚京师复平,诏留守都邑
元振劝帝都洛避狄,代宗将然之,王论奏旧都控制,先帝宅之,以有天下,周南地狭,势不久安。
上省章,即至自陕郡,赐铁券,图形御阁。
仆固怀恩顿军汾州,掠并、汾诸邑
诏出镇河中,怀恩走灵州
加守太尉、北道河西通和吐蕃方招抚观察使,坚辞太尉,不获命,见上感泣固让,乃止不拜。
怀恩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南下,京师震焉。
诏出镇奉天,贼至欲战,众请奋击,止之曰:「客深入,其利速战,战则有胜负。
当斩语战者」。
坚壁以待,竟不战而退。
入朝为尚书令,又让不拜。
蕃寇屡入蒲、陕,宿师复镇河中。
永泰元年,怀恩将河西诸蕃三十馀万寇京畿
有诏亲征,分命李忠臣等列屯畿辅。
团丁括马填诸门,民大恐惧,召王屯泾阳,师才万人,虏骑合围数重。
王以李国臣、魏楚玉、程迥光、朱元宗四面拒之,以甲骑二千出没左右,虏问,报曰:「郭令公也」。
回纥曰:「怀恩言天可汗弃四海,令公谢世,故从其来。
怀恩欺我」。
因俾谕前好,曰:「令公诚存,安得而见之」?
王且出,众请无往,又请以铁骑五百从,王曰:「吾众十不当一,适足害也。
至诚感神,吾无疑于虏」。
即传呼曰:「令公来」。
虏众持满注矢,王以数十骑徐出,免胄劳之,皆舍兵以拜曰:「吾父也」。
王饮之酒,以罗锦赠诸长,欢言如故,因戒以反乘吐蕃,其羊马长数百里,天赠不可失也。
众许诺。
谋泄,吐蕃夜奔,回纥追之,王军踵其后,大破于灵台西原,斩首五万,生擒万人,畜产不可胜计。
入朝,加封二百户
大历初华州周智光监军,密诏治军讨之。
且行,其将吏斩智光父子,传首京师
吐蕃泾州,移屯泾阳
虏退,要击于灵州,斩首二万。
复寇灵武,败,镇奉天,其将白元光败之于灵武
兼邠宁节度
虏再入泾州,谕其偏师大戡于潘原,俘斩万计。
还朝,上封论备蕃利害,忠谠深切,极箴补药石,中时之瘉。
以老避位,德宗诏摄冢宰号尚父,加太尉尚书令,增实封,廪给踰等。
王束带治戎,要以武功显。
遭唐室震荡,夷狄内侮,大忠英略,得以设施。
肃宗收复两都,定河北,禦西寇。
迨事四帝,前后百战,所向必尅,功劳位尊,赫烈之宠,崇至备极,天下系望,以为依归。
每征伐入朝,百官班迎,天子御楼以待,事或非意,朝廷不安。
其威震主矣,古贤杰有是,皆疑逼陷祸,盖不旋踵。
王惟小心一节,操行愈厉,每进位加等,固让三四,至于涕泣,终辞而止。
闻捍寇讨乱,或谗间罢兵柄,诏至,命驾疾驱,喜动颜色。
忠义宽厚,夷夏奸孽式畏且慕。
居而安乐,向而寿考,死而庙食。
九德五福,非纯贤不能以备,王实兼焉。
臣道之盛,切于伊、吕,管、乐霸者之器,不足拟也。
唐亡,历五朝,距今未二百年,其绩业熏灼如此,民不知王之为华人也。
至和初,崔君辅郡守,行部阅韩建祀,又得其碑于驿庭,念汾阳以叹曰:「忠义之晦,而叛逆之昭也」。
亟毁画像及其碑,营尚父于州城东北隅
俾工自河北图其形,塑且肖之,画八子曜已下及其参佐将相于壁。
庙成,列奏以待不先请之罪,且道王利泽加于民,其官品于圣朝,法当祀。
华,王之乡邑,谨立庙郡下,以依神灵,以勖贤杰。
天子嘉而许焉。
又磨建碑,欲著王勋德及朝廷庙祀本末于石。
事未竟,崔且代去。
历三政,碑未克立。
今守赵君刚署事,谒庙下,贤崔君之举,曰:「碑未立,其畀我乎」?
明年,请文于太原
并道前守尝以书乞辞于京师,居朝廷者或未皇以然,因请愿须前守之报。
君请益笃,曰:「文至自京师者,并刻之何害」?
乃从其请。
又播王之功,而得祀于今也。
以诗显之
其辞曰:
唐在六世,崇极而圮。
以玩易戎,如火斯炽。
桓汾阳,惟国之纲。
提师手钺,以剪乱常。
定寇河北,立帝灵武
蒐兵而南,亦荡郡侮。
曾不踰时,遂收二都。
有家不忘,皇极之扶。
孽臣遁绵,西连吐蕃
首尾屡入,以窥中原。
世屯未夷,翳王驱驰。
有折其谋,或蹂其师。
四皇不宁,二纪征伐。
我忠我勤,翼定大业。
朝恩言言,元振翻翻。
忌位骂功,以为王愆。
王曾不怒,掩旷其度。
谁评谁尤,益恭益固。
武以戡乱,文以靖国。
师尚父,官爵乃极。
已复而兴,其功至难。
盛满则危,其处莫安。
不危不难,唯王之完。
有烈于民,其鬼不食。
孰以庙祀,我朝之德。
有严斯容,有覆斯宇。
神其休止,丰我稷黍。
业隆于唐,而祀于今。
惟皇念功,其罔不钦。
惟始惟庙,匪神伊教。
允诗其功。
来哲之告。
嘉祐六年辛丑岁五月癸未朔,二十八日庚戌建。
秘丞(旧山楼本、草堂集本、张本、四库本作王秘丞通倅阆州 北宋 · 魏野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到想行仁政,民间岂复言。
冤思雪蜀魄,哀欲吊巴猿。
山水州城僻,烟岚路径(旧山楼本、张本、四库本作径路)昏。
遥思上事日,正值海棠温。
北岳题名景德三年 北宋 · 李允正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
客省使诚州刺史、镇定等州兵马都钤辖、知定州军州事、兼管内制营田劝农等使李允正景德三年丙午十月己亥八日丁丑,奉诏致祭
宣德郎太常博士通判军州制置营田事、轻车都尉、借绯王利内殿崇班閤门祗候兵马都监化基预三献之礼。
陪位:三班借职、随行指使张仪候,□将仕郎、守曲阳县董日靖。
按:《授堂金石跋》卷八,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
王利见赠承务郎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五、《竹溪先生文集》卷四
汉之狄山,以博士乘鄣,致殒其身。
虽其自取,亦用非所长也。
尔实儒生,以忠及难,朕甚悯之。
肆颁命秩,追贲九原。
魂其有知,服我休宠。
法贵简易奏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
臣闻《易》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得天下之治者,莫长于尧,而盛于舜。
圣政所跻,其易简乎!
易则可亲,可亲则大;
简则可守,可守则久。
政大而久,则皇极建矣。
国家观天制法,省风设教,五十年间,致民富寿
但俗亏画一之法,官微长守之规。
因事颁条,随时立制。
规利之政,细析秋毫;
筦榷之法,如束湿薪。
或令出未暮而复罢,诏下踰岁而复更。
或因徼幸之民,妄言利害,披米盐之事,擿铢两之奸。
每烦诏条,颁下郡国。
连三司众官之议,列前后贯约之文。
接简连牍,动盈传置
吏得因缘为奸,上下其手。
以是而观,恐非至治。
汉初约法三章,治定而益其六,六景循守,几至刑措。
武、昭之后,逮汉之东,制度滋繁,刑无定罪。
新、魏之衅,自此而生。
盖国不可多制,多制则法网紊烦;
政不可频,频易则民意疑贰。
王利不百则不变法,盖示民以久大也。
《书》曰:「无作聪明,乱旧章」。
老聃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诚哉是言也。
伏愿陛下观尧舜之治,推易简之政,分诏能吏,刊一制度,垂之万世,永为著定。
若民有不便,事须更张,则诏曰某事可如此,某事可如彼。
枝辞繁议,一切勿用。
表公朝之大体,示圣功之可久。
令法家无出入之弊,下民知向背之方。
率土溥天,于焉康阜。
建康掩骼记1131年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三、《石林居士建康集》卷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建康承平时,民之籍于坊郭,以口计者十七万有奇,流寓商贩、游手往来不与。
建炎己酉冬,虏既大入,十一月壬戌,南渡自溧水,径趣浙,留其伪太师张真奴分兵五百薄建康
军相杜充率麾下北去,知府事陈邦光以城降。
虏由是未尽肆其虐,别筑城于西南隅以居,取城中器械子女金帛储之,禁吾民毋得出州城
明年夏,回自浙东。
五月,复至建康,与所留兵合。
丙午入城,始料其强壮与官吏,以兵围守于州正觉寺,散取老弱之遗者悉杀之,纵火大掠。
越三日,府寺民庐皆尽,乃拥众去。
凡驱而与俱者十之五,逃而免者十之一,死于锋镝敲搒者盖十之四。
城中头颅手足相枕籍,血流通道,伤残宛转于煨烬之间,犹有数日而后绝者。
官军继收复。
又二年,乌鸢所残,风雨所蚀,阡陌沟渠,暴骨皆充斥。
行者更践蹙,居者杂卧起,与瓦砾荆莽相半也。
绍兴辛亥,天子在会稽,大飨明堂,诏凡虏所破州县暴骨之未歛者,官为募为僧若道者收瘗,累数至二百则得度。
于是州之寺五,得其肄业精勤者一十人,益以贫民之饿者,食而佐之。
度城四隅高原隙地,各为穴以待藏。
出羡谷二百斛、钱三百万以给费,为籍,日校其所获,以时检察之。
人欣然,皆乐效力。
阅十九日,得全体四千六百八十有七,断折残毁不可计以全者又七八万,以次入于穴,而城中之骸略尽。
十二月甲子,遂瘗。
虏之残酷不道,载籍以来未之有也。
惟天子仁圣,将为斯民请命于上帝,而不得,则犹欲及其既腐之馀。
文王葬枯骨,而天下归心。
其葬未必广也,推其所葬以及其所不葬,而天下知其可以王矣。
秦穆公越国而伐人,及其败也,能封其尸,君子犹许以霸。
天生斯民,必使之生养蕃息,以厚其终,祸福与夺,实将听之。
斯曰得乎丘民,可以为天子,杀一不辜,虽得天下不为者,名之曰好生之德。
然则自虏荐食中国,夺天之所厚而残之,盖不为量数,而吾天子方推其所以好生者一二而收之于后,天固享之矣。
合此亿兆无辜之冤,则亦必有闻者,虏之亡其无日乎!
凡穴深广皆二丈,以其四之三藏骨,其一实以土,其上封皆高一丈。
在西门清凉寺茶山之下者二,北门张王庙之西北麟蛇山之下者二,南门官道之西越台之下者二,东门官道之北齐安寺之西者二,合八冢。
督役者,兵马钤辖拱卫大夫宁州防禦使张禧都巡检武翼郎王利
检察者,安抚大使司准备差遣奉议郎安自求,迪功郎沈正路。
工毕,以状上尚书
明年二月,礼部给牒而度者,华藏寺五人,能仁寺五人,保宁寺五人,清凉寺三人,寿宁寺二人。